|
和中道伏日次韻 / 作者:梅堯臣 |
伏日每苦熱,古來亡事侵。
嘗聞東方朔,割肉趨庭陰。
百職當早罷,將畏赫日臨。
我無歸遺人,懷念空沾襟。
|
|
和中道伏日次韻解釋: 《和中道伏日次韻》是宋代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伏日每苦熱,古來亡事侵。
嘗聞東方朔,割肉趨庭陰。
百職當早罷,將畏赫日臨。
我無歸遺人,懷念空沾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夏天炎熱的日子,表達了詩人對炎熱天氣的痛苦感受以及對逝去的人事物的思念之情。詩人借夏日的酷熱來比喻人生的苦難和無常,同時表達了對逝去歲月和人事的懷念之情。
賞析:
1.詩詞以夏天的炎熱天氣為背景,通過描述“伏日每苦熱,古來亡事侵”,表現了詩人對夏日酷熱的痛苦感受,同時也借此抒發對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的體驗。
2.詩中提到了東方朔,他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以聰明才智著稱。詩人以東方朔割肉趨庭陰的典故,意味著即使是聰明智慧的人也會在炎熱的夏天尋求涼爽的地方避暑,進一步突出了炎熱天氣的不可忍受性。
3.接下來的兩句“百職當早罷,將畏赫日臨”,表達了在炎熱的天氣下,人們都渴望解脫,提前結束繁忙的工作,因為他們害怕炎熱的太陽即將降臨。
4.最后兩句“我無歸遺人,懷念空沾襟”,表達了詩人對往昔逝去歲月和人事的懷念之情。詩人感慨自己無處可歸,懷念往事,內心的情感像是彌漫在空氣中的濕氣,無處不在。
這首詩通過對夏日炎熱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苦難和無常,以及對過去時光和人事的懷念之情。詩人借夏日酷熱之感,抒發了對炎熱天氣、生活中的困難和遭遇的痛苦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對逝去歲月和人事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外在自然景觀的描繪,折射出人生的哀愁和感慨,給讀者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