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治遺草蟲枕屏 / 作者:梅堯臣 |
世傳毗陵畫,妙絕僧居寧。
不為權(quán)貴逼,所與乃忘形。
英機三尺素,落筆酒未醒。
忽為雙飛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織如可聽。
蚣蝑與螻蟈,行躍勢未停。
竹蟬及鬼蝶,飄飄翻翅翮。
蚊虻亦具體,纖悉皆可名。
廣宗潘叔治,持作枕間屏。
我行因以贈,益見雙眉清。
|
|
叔治遺草蟲枕屏解釋: 《叔治遺草蟲枕屏》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蟲子畫,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界微小生物的贊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世傳毗陵畫,妙絕僧居寧。
不為權(quán)貴逼,所與乃忘形。
英機三尺素,落筆酒未醒。
忽為雙飛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織如可聽。
蚣蝑與螻蟈,行躍勢未停。
竹蟬及鬼蝶,飄飄翻翅翮。
蚊虻亦具體,纖悉皆可名。
廣宗潘叔治,持作枕間屏。
我行因以贈,益見雙眉清。
詩意:
這首詩詞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蟲子的畫卷。作者表達了對自然界微小生物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作者通過描繪各種蟲子的姿態(tài)和行為,展示了它們各自獨特的特點和美麗之處。作者并沒有受到權(quán)貴的壓迫,而是專注于觀察和描寫這些微小生命,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極其細膩的描寫技巧展現(xiàn)了自然界中蟲子的多樣性和生命的奇妙。詩中的蟲子形態(tài)各異,有忙碌的蜜蜂、優(yōu)雅的蜻蜓、相互糾纏的螳蜋、織網(wǎng)的蜘蛛、躍動的蚣蝑和螻蟈,還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蟬。作者將這些蟲子的形態(tài)、動作和特點描繪得十分細致,展現(xiàn)了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動姿態(tài)。
詩中的廣宗潘叔治是詩人贈予詩作的對象,他將這首詩作用作枕頭和屏風,使得他在休息之時,能夠感受到詩中蟲子的生動景象。作者在最后一句表達了自己對叔治的贊賞,稱他的雙眉更加清秀,意味著賦予了他更高的境界和洞察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微小生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通過描繪蟲子的生動形態(tài)和行為,詩人呈現(xiàn)了塵世之外的純凈境界,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首詩詞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向讀者展示了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美麗和生命的奇妙,引發(fā)人們對于自然和生命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