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中上人卷 / 作者:梅堯臣 |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
|
答中上人卷解釋: 《答中上人卷》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Allwhoplaythefluteaspiretobelikethedragon,
Allwhoplaytheshengaspiretobelikethephoenix.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Yet,intherealmoftheseinstruments,
Fewcantrulyexcel,
Whilemanyremainmediocre.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Thetrulyskilledarerare,
Whiletheunrefinedareabundant.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Especiallywhenitcomestoproducinggenuinemelodies,
Itisatalentthatenduresforcenturies,neverfadingaway.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Asforyou,whostudythesheng,
Youhavealreadyreachedalevelofskillandmastery.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笛子和笙的比喻,抒發了對技藝高超的音樂家的贊美和對平庸之輩的批評。詩人認為吹笛和吹笙都是人們所學習的對象,但是能夠真正精通這些樂器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只是模仿,缺乏真正的才華和獨特的風格。
詩中提到的龍和鳳分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吹笛者希望能夠像龍一樣翱翔天際,吹笙者則希望能夠像鳳凰一樣飛翔。然而,詩人指出,在這些樂器的演奏中,能夠達到真正高超水平的人很少,而大多數人都是平庸之輩。
最后兩句表達了真正的才華和技藝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能夠流傳千年并使人們心馳神往。詩人稱贊詩中的讀者已經在學習笙的過程中達到了一定的造詣,具備了一定的技巧和獨特的表現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音樂家為主題,通過對樂器的比喻來探討才華與平庸之間的區別。它表達了對真正的藝術才能的贊美,并鼓勵人們在追求卓越中不斷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