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與原甫江家步歸 / 作者:梅堯臣 |
丹砂漆盤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櫻花。
始見春色不奈喜,黃昏招飲夜還家。
劉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開天正黑。
風吹蠟燭燒未明,素絲作履惜不得。
|
|
夜與原甫江家步歸解釋: 詩詞:《夜與原甫江家步歸》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丹砂漆盤盛井水,
冷浸半坼山櫻花。
始見春色不奈喜,
黃昏招飲夜還家。
劉郎居南我居北,
陌上泥開天正黑。
風吹蠟燭燒未明,
素絲作履惜不得。
中文譯文:
紅色的漆盤中盛滿井水,
清涼中泡著半開的山櫻花。
初次見到春景并不感到喜悅,
黃昏時邀請共飲,夜晚歸家。
劉郎住在南方,我住在北方,
在夜色正黑的街道上相遇。
風吹滅了蠟燭,還未到天亮,
白色絲線做的鞋子舍不得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淡然和對時光的珍惜之情。
詩的開頭以丹砂漆盤盛井水為景,形容了夜晚的清涼和寧靜。水中泡著半開的山櫻花,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暗示了春天即將到來。
然而,詩人卻說自己初次見到春景并不感到喜悅,可能是因為他對春天的到來并不抱有過多期待,或者是因為內心的某種憂傷。黃昏時,他邀請別人共飲,夜晚歸家,暗示了他在夜間尋找安慰和歸屬感。
接下來的兩句詩中,劉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開天正黑,展示了詩人與他人的分離和彼此相隔,暗示了他內心的孤獨感和無奈。
最后兩句詩中,風吹滅了蠟燭,還未到天亮,素絲作履惜不得,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對光陰逝去的珍惜之情。蠟燭的熄滅象征了時間的流逝,而素絲作的鞋子則是對美好時光的懷念。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夜晚的景象,通過對春天的淡然和對時間的珍惜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使詩意更加豐富和深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