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 / 作者:梅堯臣 |
不如作繭依蠶蔟,以絲自裹還自足。
與爾為婦過一生,怒即分飛同轉(zhuǎn)目。
辛勤唯雛寄鵲巢,子母生離因爾逐。
羽毛曾未顏色衰,飲啄不計豐儉時,天陰輒遣呼輒歸,恩情紙薄誰信之。
朝為夫婦夕行路,世間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誠堪悲。
|
|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解釋: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是宋代梅堯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鳩鳥夫婦的情感和生活狀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婚姻和世俗紛擾的思考和悲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不如作繭依蠶蔟,
以絲自裹還自足。
與爾為婦過一生,
怒即分飛同轉(zhuǎn)目。
辛勤唯雛寄鵲巢,
子母生離因爾逐。
羽毛曾未顏色衰,
飲啄不計豐儉時,
天陰輒遣呼輒歸,
恩情紙薄誰信之。
朝為夫婦夕行路,
世間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
后代放此誠堪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鳩鳥夫婦為主線,通過鳥兒的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婚姻和人世間變幻無常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不如作繭依蠶蔟,以絲自裹還自足”,意味著鳩鳥夫婦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建立起自給自足的生活,象征著他們對于幸福的追求。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夫妻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分離?!芭c爾為婦過一生,怒即分飛同轉(zhuǎn)目”,表明他們雖然一起度過了一生,但在憤怒時也會分開飛翔,目光也會轉(zhuǎn)向不同的方向。這里通過鳥兒的行為,暗示了夫妻間的爭吵和相互間的疏離。
接下來的幾句“辛勤唯雛寄鵲巢,子母生離因爾逐。羽毛曾未顏色衰,飲啄不計豐儉時”,描繪了鳩鳥夫婦辛勤地為子女建造巢穴,但子女長大后,離開了父母,因此夫婦分離。作者通過這一描寫,反映了家庭中的離別和代際傳承的無常。
最后幾句“天陰輒遣呼輒歸,恩情紙薄誰信之。朝為夫婦夕行路,世間反覆那能知。汲妻白母非美事,后代放此誠堪悲”,表達了夫妻之間的情感薄弱和世事變幻無常的觸動。天氣一陰暗,夫妻即分別呼叫歸巢,但這種情感的牽絆卻如同薄紙一般脆弱,無法得到真正的信任。朝夕相伴的夫妻,面對世事反復變化,很難真正了解彼此。最后兩句“汲妻白母非美事,后代放此誠堪悲”,表達了對于妻子乳汲白母的行為并非美事的感慨,同時也對于后代將這種行為延續(xù)下去表示悲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鳩鳥夫婦的生活情景,抒發(fā)了作者對婚姻和人世間變幻無常的思考和悲嘆。夫妻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分離、子女離開父母的代際傳承、夫妻間情感的脆弱和世事的變幻,都成為詩詞中的主要意象。這首詩詞流露出一種對于婚姻和人生的無奈和悲涼,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情感和家庭的渴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