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 / 作者:蘇軾 |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東風吹宿酒,瘦馬兀殘夢。
蔥昽曉光開,旋轉余花弄。
下馬成野酌,佳哉誰與共。
須臾晚云合,亂灑無缺空。
鵝毛垂馬駿,自怪騎白鳳。
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
老農釋耒嘆,淚入饑腸痛。
春雪雖云晚,春麥猶可種。
敢怨行役勞,助爾歌飯甕。
|
|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解釋: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東風吹宿酒,瘦馬兀殘夢。
蔥昽曉光開,旋轉余花弄。
下馬成野酌,佳哉誰與共。
須臾晚云合,亂灑無缺空。
鵝毛垂馬駿,自怪騎白鳳。
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
老農釋耒嘆,淚入饑腸痛。
春雪雖云晚,春麥猶可種。
敢怨行役勞,助爾歌飯甕。
詩意:
這首詩詞以冬天的大雪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濰州除夜和元旦期間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描寫雪、馬、花等細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同時也融入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詩人通過雪的變幻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起伏,以及對農民勞作和生活的思考和關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筆墨展現了冬天的雪景和元旦的清晨氛圍。“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通過雪和晴天的對比,表達了歲月更迭的情感。詩中的“東風吹宿酒,瘦馬兀殘夢”描繪了人們守歲之夜的場景,自然景色與人的情緒相互交織。接著,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早晨的自然景色,“蔥昽曉光開,旋轉余花弄”,表現了春天的氣息逐漸蘇醒,生機勃勃的景象。而“下馬成野酌,佳哉誰與共”則展示了作者與友人一同欣賞景色的愉悅心情。
然而,詩人并沒有忽視社會的困苦和艱難。他提到了東方連續三年的旱情,“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以及農民艱辛勞作和生活的痛苦,“老農釋耒嘆,淚入饑腸痛”。這些描寫既是對農民的同情和關懷,也是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思考。最后兩句“春雪雖云晚,春麥猶可種。敢怨行役勞,助爾歌飯甕”,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鼓勵和支持,呼吁大家勇敢面對困難,堅持努力。
整首詩詞通過對冬天雪景和元旦氛圍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同時,通過對農民勞作和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東風吹宿酒,瘦馬兀殘夢。
蔥昽曉光開,旋轉余花弄。
下馬成野酌,佳哉誰與共。
須臾晚云合,亂灑無缺空。
鵝毛垂馬駿,自怪騎白鳳。
三年東方旱,逃戶連欹棟。
老農釋耒嘆,淚入饑腸痛。
春雪雖云晚,春麥猶可種。
敢怨行役勞,助爾歌飯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冬天的大雪為背景,描述了在濰州除夜和元旦時的景象。詩人蘇軾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懷。
詩的開頭寫到除夜的雪依然停留,元旦的天晴灑下陽光,通過雪和晴天的對比,展現了歲月更迭的情感。接著,詩人描繪了除夜之夜的場景,東風吹散宿酒的余香,瘦馬在寒冷中迷失殘缺的夢境,這些描寫具有濃郁的冬夜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轉向描寫元旦的早晨景色,春光明媚,花朵在微風中旋轉綻放,展示了春天的希望與活力。下馬之后,詩人與友人一同品味大自然的美景,共同分享美好時光。
然而,詩中也融入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詩人提到了東方連續三年的旱情,農民的生活陷入困境,他們不得不逃離家園。老農釋放耒,嘆息著淚水流入饑餓的胃,展現了農民的艱辛和痛苦。然而,詩人仍然鼓勵農民們堅持努力,春雪雖然來得晚,但春麥仍然可以種植。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社會現實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農民的同情和鼓勵。詩中的細膩描寫和情感表達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和人民的關懷,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困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