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 / 作者:林逋 |
上閣還旌節,明廷覲冕旒。
清溪傾綺席,蠹簡壓歸舟。
遠俗今無訟,閑田亦有秋。
公期論爵賞,當拜富民侯。
|
|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解釋: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
上閣還旌節,明廷覲冕旒。
清溪傾綺席,蠹簡壓歸舟。
遠俗今無訟,閑田亦有秋。
公期論爵賞,當拜富民侯。
詩意:
這首詩詞是林逋送別王舍人離開兩浙地區前往朝廷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王舍人的祝福和對他在朝廷中的前程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場景,展現了作者對王舍人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首句“上閣還旌節,明廷覲冕旒”表達了王舍人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功績,作者希望他能在朝廷中有更大的作為。接著,“清溪傾綺席,蠹簡壓歸舟”描繪了送別時的場景,清溪中的華麗席子被傾倒,蠹蟲啃食的簡牘壓在歸舟之上,暗示了王舍人離開后,兩浙地區的繁華和文化將逐漸消逝。然而,“遠俗今無訟,閑田亦有秋”表達了當時社會的安定和寧靜,人們過上了和平的生活,即使在寧靜的鄉村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氣息。最后兩句“公期論爵賞,當拜富民侯”表達了作者對王舍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朝廷中獲得功勛和封賞,成為富有的民眾的領袖。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王舍人的送別和祝福,同時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安定和繁榮。它既有對王舍人的贊美,又有對社會和人民的關懷,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考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