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文光師游天臺 / 作者:林逋 |
天姥山深搖錫杖,野芳春翠共葳蕤。
松門過水無重數,石壁看霞到盡時。
閑避鳥啼應作觀,忽聞人跡自留詩。
秦中河朔嘗游覽,莫恨此方行腳遲。
|
|
送文光師游天臺解釋: 《送文光師游天臺》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姥山深搖錫杖,
野芳春翠共葳蕤。
松門過水無重數,
石壁看霞到盡時。
閑避鳥啼應作觀,
忽聞人跡自留詩。
秦中河朔嘗游覽,
莫恨此方行腳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文光師游天臺的情景。詩人描述了天姥山的景色,山深處搖動著僧人手中的錫杖,野花盛開,春天的翠綠色與花朵的繁茂交相輝映。詩人經過松門,穿過水流,數不清的次數,看著石壁上的霞光漸漸消失。他閑適地躲避著鳥兒的啼鳴,欣賞著這美景,突然聽到有人的足跡聲,于是他自然而然地留下了這首詩。詩人提到自己曾游覽過秦中和河朔地區,所以他告誡文光師不要因為旅途耽擱而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天姥山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人通過描寫山深處搖動的錫杖、野花的繁茂和石壁上的霞光,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環境中。詩人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旅途的理解和寬容。詩人的心境在詩中得到了表達,讀者可以感受到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人的祝福。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線索,通過描寫細膩的細節,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友情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