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月因 / 作者:白居易 |
清景偶題是詩
秋月高懸空碧外,仙郎靜玩禁闈間。
歲中唯有今宵好,海內無如此地閑。
皓色分明雙闕榜,清光深到九門關。
遙聞獨醉還惆悵,不見金波照玉山。
|
|
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月因解釋:
《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月因》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詩詞。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八月十五夜晚聽說崔大員外獨自在官宦人家中對著酒杯賞月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清景偶題是詩秋月高懸空碧外,
仙郎靜玩禁闈間。
歲中唯有今宵好,
海內無如此地閑。
皓色分明雙闕榜,
清光深到九門關。
遙聞獨醉還惆悵,
不見金波照玉山。
這首詩的詩意是描繪了一個寧靜、空靈的夜晚,喚起了作者對秋月的美好感受,并借此抒發了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賞析:
首先,詩中描繪了秋月高懸于碧空之外,給人一種清麗高遠的感覺。接著,詩人描述了仙郎(指崔大員外)靜靜地在禁闈之間獨自品味月光。這里的仙郎形象富有神秘感,暗示了他超脫塵世的境界。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這個時刻的珍愛之情,表示在整個年歲中,唯有這個夜晚是如此美好。這種對獨特時刻的珍視,體現了詩人對自由和閑適生活的向往。他認為沒有什么比這種寧靜、自由的境地更讓人舒心。
詩中還描繪了月光皎潔明亮,照耀著宮闕之上,甚至透過九門關的深處。這種景象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也暗示了詩人對高尚情操和追求卓越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那位獨自飲酒賞月的人的遙遠思念和留戀之情。詩人雖然聽聞了他獨自醉倒的消息,但卻無法親眼見到他倒映在金色波浪中的身影。這種遙遠的思念和無法實現的渴望,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和吸引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清麗高遠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時刻的珍視,同時流露出對高尚情操和追求卓越的向往。在情感上,詩人通過對獨自飲酒賞月者的思念和留戀,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郁和淡淡的傷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