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 / 作者:戴復古 |
淫滯江湖久,蹉跎歲月新。
客愁茅店雨,詩思柳橋春。
秣馬尋歸路,騎鯨問故人。
山林與朝市,何處著吾身。
|
|
春日解釋: 《春日》
淫滯江湖久,
蹉跎歲月新。
客愁茅店雨,
詩思柳橋春。
秣馬尋歸路,
騎鯨問故人。
山林與朝市,
何處著吾身。
中文譯文:
春天的日子,
在淫亂的江湖中度過了許久,
歲月的浪費顯得新鮮。
作為客人,我因為茅店中的雨而感到愁苦,
我的詩意卻在柳橋上的春天中飄蕩。
我騎著馬尋找回家的路,
騎著鯨魚去問詢故友。
無論是山林還是朝市,
我不知道應該把自己安置在哪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戴復古的作品,他是宋代的一位文人。《春日》描繪了詩人在春天中的無所適從和迷茫情緒。詩人以江湖比喻世俗的喧囂和浮躁,表示自己在這種環境中度過了很長時間,感到疲憊和混亂。而歲月的流逝使得這種浪費變得愈發明顯,讓詩人感到新奇。
詩中提到茅店的雨,暗示詩人是身處陌生的地方,感到孤獨和憂愁。然而,詩人的詩意卻在柳橋的春天中流淌,表達了他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這是他對逐漸失去的自由和寧靜的回憶和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騎著馬尋找回家的路,騎著鯨魚去問候故友,展現了他尋求安身立命之處的迷茫。山林和朝市象征著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詩人不確定自己應該選擇哪一種,這種彷徨和困惑在詩的最后一句“何處著吾身”中得到了凸顯。
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尋求自我定位和歸屬感的內心掙扎,揭示了對自由、寧靜和精神寄托的向往。它同時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自然和人文的獨特感悟,以及對于人生道路選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