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二首呈黃子邁大卿 / 作者:戴復古 |
野人何得以詩鳴,落魄騎驢走帝京。
白發半頭驚歲月,虛名一日動公卿。
頗思湖上春風約,不柰樓頭夜雨聲。
柳外斷云篩日影,試聽幽鳥話新晴。
|
|
春日二首呈黃子邁大卿解釋: 詩詞:《春日二首呈黃子邁大卿》
野人何得以詩鳴,
落魄騎驢走帝京。
白發半頭驚歲月,
虛名一日動公卿。
頗思湖上春風約,
不柰樓頭夜雨聲。
柳外斷云篩日影,
試聽幽鳥話新晴。
中文譯文:
野人怎能以詩歌的形式發聲,
貧困失意地騎驢來到帝京。
半頭白發驚訝歲月的流逝,
虛名一時使公卿為之動容。
心中相當思念湖上的春風,
卻無法避免樓頭夜雨的聲音。
柳樹外面斷斷續續地篩過日影,
試聽那幽鳥們在討論新晴的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戴復古創作的作品,通過表達一個野人的心境和感嘆,展現了他對世俗榮華的反思和對自然的向往。
首先,詩人自稱為野人,指代自己身份低微,沒有名望地位。他用"野人"來形容自己發聲的方式,表明自己并非出身于高門望族,卻能以詩歌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貧困落魄的狀態,騎著驢走進帝京,表達了他的辛酸和無奈。他感嘆自己白發已經占據了半個腦袋,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無情。而他一時的虛名,只能在公卿們眼中有所動容,暗示了世俗的虛浮和名利的空泛。
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向往。他思念湖上的春風,希望能夠與春風相約,感受湖畔的美好。然而,他卻無法逃避樓頭夜雨的聲音,暗示了現實生活的無奈和阻礙。
最后,詩人以柳樹和云影、幽鳥的形象作結。柳樹的枝條在云影中斷斷續續地篩過,象征著詩人思緒的起伏和波動。他試圖聆聽幽鳥的話語,也許是希望從自然中找到一絲安慰和啟示。
整首詩詞通過對野人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反思和對自然的向往。詩人以質樸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內心的情感與思考,呈現出一種對于名利與虛榮的淡泊態度,以及對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