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端義應詔上書謫曲江正月一日贛州相遇 / 作者:戴復古 |
憂世心何切,謀身計甚疏。
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
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
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
|
|
張端義應詔上書謫曲江正月一日贛州相遇解釋: 《張端義應詔上書謫曲江正月一日贛州相遇》是宋代文人戴復古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憂世心何切,謀身計甚疏。
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
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
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戴復古的憂國憂民之情。他感嘆自己對國家大事的無能為力,心中憂慮萬分,個人的計劃也變得無關緊要。在酒宴上,他與友人談論不盡的話題,而天下的事情又如何呢?他提到了歷史上漢武帝追求賢士的事例,以及賈誼因為忠言而流下淚水的情景。然而,即使如此,面對皇帝的威嚴,普通人也無法輕易觸犯,所以只能被貶謫到曲江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自身的無力感。作者通過對漢武帝和賈誼的故事的引用,突出了忠言逆耳和忠臣難得的主題。盡管作者對時事和個人前途感到無奈,但他隱含地表達了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和期望。
詩中的“憂世心何切,謀身計甚疏”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形勢的憂慮和自身力量的無足輕重感。他意識到個人的計劃和抱負相對于國家大事來說微不足道。
“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這句表達了作者與友人在酒宴上暢談時事,意味著他對國家大事的關注和思考。然而,這句也暗示了無論如何談論,都無法改變天下的局勢。
“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這兩句提到了歷史上的典故。漢武帝追求賢臣,希望得到明智的建議和忠言,而賈誼因為對國家忠誠的言辭而流下淚水。這兩句詩通過引用歷史事件,強調了忠言逆耳和忠臣難得的主題。
“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這兩句表達了作者被貶謫到曲江居的境遇。龍顏指皇帝的威嚴和權威,暗示了普通人無法輕易觸犯皇帝的權威。作者最終被貶謫到曲江居,這是一種被遠離政治中心和權力的象征。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的關切。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種常見情緒,即對社會和政治的擔憂,并通過引用歷史典故來強調忠臣難得和忠言逆耳的價值《張端義應詔上書謫曲江正月一日贛州相遇》是宋代文人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憂世心何切,謀身計甚疏。
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
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
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戴復古對時局的憂心以及個人前途的困境。他感嘆自己無法切實改變混亂的世道,個人的計劃和抱負變得微不足道。在宴會上,他與朋友暢談,但天下的大事又如何呢?他提到了漢武帝追求賢臣的御史大夫賈誼,因為他的忠言而流下淚水。然而,龍顏(指皇帝的威嚴)無法輕易違背,所以只能被貶謫到曲江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和個人命運的痛心和無奈。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個人力量的渺小感表達得深刻。他認識到自己的計劃和抱負相對于國家大事來說微不足道。
“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這句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酒宴上談論時事的情景,意味著他對國家大事的關注。然而,這句也隱含了無論談論多少,也無法改變天下局勢的無奈。
“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這兩句提到了歷史上的故事。漢武帝追求賢臣,希望得到明智的建議和忠言,而賈誼因為對國家的忠誠言辭而流下眼淚。這兩句詩通過引用歷史事件,強調了忠言逆耳和忠臣難得的主題。
“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這兩句表達了作者被貶謫到曲江居的命運。龍顏指皇帝的威嚴和權力,暗示了普通人無法輕易觸犯皇帝的權威。作者最終被貶謫到曲江居,象征著被遠離政治中心和權力的命運。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的關切。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常見的一種心境,即對社會和政治的擔憂,并通過引用歷史典故來強調忠臣難得和忠言逆耳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