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微之見寄 時在郡樓對雪· / 作者:白居易 |
可憐風雪浙東西,先數(shù)余杭次會稽。
禹廟未勝天竺寺,錢湖不羨若耶溪。
擺塵野鶴春毛暖,拍水沙鷗濕翅低。
更對雪樓君愛否,紅欄碧甃點銀泥。
|
|
答微之見寄 時在郡樓對雪·解釋:
《答微之見寄 時在郡樓對雪》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可憐風雪浙東西,先數(shù)余杭次會稽。
禹廟未勝天竺寺,錢湖不羨若耶溪。
這一段詩描繪了作者對風雪覆蓋的浙江地區(qū)的憐憫之情。他提到了余杭和會稽兩個地方,可能是他此時所在的地方。接著,他提到了禹廟和天竺寺,表達了對這些古老宏偉的建筑之間的對比。禹廟是紀念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大禹的廟宇,而天竺寺則是一個古老的佛教寺廟。作者通過對這兩個地方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宗教和歷史的思考。
擺塵野鶴春毛暖,拍水沙鷗濕翅低。
這兩句詩描繪了自然景觀中的一組畫面。作者提到了擺塵野鶴和拍水沙鷗,這些動物都是常見于湖泊和江河之間的自然景觀中的元素。他用溫暖的春日來形容野鶴的毛發(fā),以及濕潤的河水和沙鷗低飛的畫面,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更對雪樓君愛否,紅欄碧甃點銀泥。
最后兩句詩是作者對讀者的問候和詢問。他問道:"更對雪樓君愛否",詢問讀者是否喜愛他對雪樓的描繪。雪樓可能指的是一座樓閣,也可能是作者借景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思緒。接著,作者用"紅欄碧甃點銀泥"來描繪雪樓的景象,紅欄、碧甃和銀泥都是雪的象征,同時也展示了詩人的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這首詩通過對風雪、自然景觀和雪樓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關注和情感。他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勾勒出了美麗而富有詩意的畫面,同時也引發(fā)讀者對自然與人文之間的關系和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