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仲高相遇約李尉 / 作者:戴復古 |
胸中無地著塵埃,有我唯堪把酒杯。
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還來。
秋風吹老東籬菊,春信攙開北嶺梅。
管領風光須我輩,急吹短笛棹船回。
|
|
杜仲高相遇約李尉解釋: 《杜仲高相遇約李尉》是宋代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胸中無地著塵埃,
有我唯堪把酒杯。
苦恨好山移不得,
生憎俗客去還來。
秋風吹老東籬菊,
春信攙開北嶺梅。
管領風光須我輩,
急吹短笛棹船回。
譯文:
內心無處容納塵埃,
只有我能舉起酒杯。
苦恨美麗的山景無法遷移,
可惱的是世俗的客人離又來。
秋風吹散東籬上的菊花,
春天的消息帶來北嶺上的梅花。
管領著風光必須由我們這一輩來承擔,
急促地吹響短笛,劃船回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戴復古與杜仲高相遇,并邀請李尉共飲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現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在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獨特感受,形容自己的胸懷寬廣,但又無法避免塵埃的困擾。這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煩惱,同時也強調了自己作為主人公的獨特性格。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山水美景的向往和無奈。他苦恨山水之美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移動,而世俗的客人卻時常來去,破壞了這種美景的寧靜與完美。這一方面反映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珍視,另一方面也抒發了對世俗紛擾的不滿。
最后兩句詩,詩人描繪了秋風吹散菊花和春天帶來梅花的景象。這里借景抒發了對季節變遷的感慨,同時也暗示了人事易變的現實。最后兩句寄托了詩人對于自己這一代人的責任與使命,強調了自己與同輩們共同承擔風光的重要性。最后的一句,以急吹短笛和棹船回去的形象,表達了對時光的緊迫感和對歸途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情感的表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世之事的思考與感慨,同時也抒發了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責任與使命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