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 / 作者:白居易 |
慈恩春色今朝盡,盡日徘徊倚寺門。
惆悵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
|
|
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解釋:
《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慈恩春色今朝盡,
盡日徘徊倚寺門。
惆悵春歸留不得,
紫藤花下漸黃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以及詩人對春天逝去的感慨和留戀之情。詩人在慈恩寺門前徘徊整天,把握不住春天的流逝,心中充滿了憂傷和無奈。當紫藤花下的夕陽漸漸西沉時,詩人對春天的離去感到更加沉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流逝的感嘆和無法挽留的遺憾之情。整首詩詞通過描述春天的消逝和黃昏的落幕,抓住了時間流逝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易逝、光陰荏苒的深切感受。
首句“慈恩春色今朝盡”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已經到了盡頭,給人一種春天即將離去的感覺。接著,詩人以“盡日徘徊倚寺門”形容自己整天徘徊在寺門前,表達了他對春天逝去的悵惘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惆悵春歸留不得,紫藤花下漸黃昏”通過對春天的離去的再次強調,增加了詩詞的悲涼氛圍。詩人的心情在春光漸漸消退的背景下更加沉重,他深感春天的離去是無法挽留的,與此同時,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脆弱。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寄托了詩人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春天流逝的無奈之情,展現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對生命短暫和人事無常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