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安縣芙蓉峰 / 作者:戴復古 |
凌空杰閣為誰開,隔岸芙蓉不用栽。
今古相傳彩云現,江山曾識大蘇來。
酒邊歌舞共一笑,客里登臨能幾回。
翠浪玉虹從此去,明朝人在郁孤臺。
|
|
萬安縣芙蓉峰解釋: 詩詞:《萬安縣芙蓉峰》
朝代:宋代
作者:戴復古
凌空杰閣為誰開,
隔岸芙蓉不用栽。
今古相傳彩云現,
江山曾識大蘇來。
酒邊歌舞共一笑,
客里登臨能幾回。
翠浪玉虹從此去,
明朝人在郁孤臺。
中文譯文:
凌空的高樓是為了誰而開設的,
對岸的芙蓉花無需人為栽培。
今古傳說彩云出現,
這江山曾經迎接過大蘇的到來。
酒邊歌舞共同歡笑,
作為客人,登上山峰幾次呢?
翠綠的浪花和美麗的彩虹已經離去,
明朝的人們在郁孤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萬安縣芙蓉峰的景色和歷史傳說。芙蓉峰是一座高樓,凌空而立,作者不禁思考它是為了誰而修建的。對岸的芙蓉花自然生長,無需人工栽培,隱喻著自然之美與人工之美的對比。
詩中提到了彩云的出現,傳說中曾在這里見到過大蘇,這句表達了芙蓉峰的歷史淵源和與文人雅士的聯系。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在酒宴上歡笑歌舞的場景,以及身為客人登上芙蓉峰的次數,暗示了作者對這片景色的喜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美景的消逝,翠綠的浪花和彩虹已經離去,但明朝的人們仍在郁孤臺上欣賞這片美景。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歷史的延續和傳承的意味。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歷史傳說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文化傳統和人文景觀的關注與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