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冬無雨雪而有雷 / 作者:戴復古 |
萬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
時無臘雪下,夜有瑞雷鳴。
休咎占天意,悲歡見物情。
山禽何所感,爛熳作春聲。
|
|
一冬無雨雪而有雷解釋: 詩詞:《一冬無雨雪而有雷》
萬物久如渴,
三冬一向晴。
時無臘雪下,
夜有瑞雷鳴。
休咎占天意,
悲歡見物情。
山禽何所感,
爛熳作春聲。
中文譯文:
萬物長期渴望,
經歷了三個冬天的晴朗。
時光中沒有臘月的雪,
夜晚卻有祥瑞的雷聲響起。
休咎推測天意,
悲歡皆由物象所見。
山中的禽鳥感受到了什么,
發出繁茂的春天之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作家戴復古創作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一冬無雨雪而有雷的景象,抒發了對自然界變化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表達了萬物長期渴望雨水的心情,用“久如渴”一詞形容了大地干旱的狀態,進一步強調了雨水的重要性。接著,詩人描述了三個冬天都晴朗無雪的情景,這種罕見的現象凸顯了時光的無常和變化。
然而,雖然沒有臘月的雪,夜晚卻有祥瑞的雷聲響起。這里的雷聲被賦予了吉祥的意義,顯示出詩人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敏感和對神秘力量的敬畏。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提到了“休咎占天意,悲歡見物情”,表達了對人生起伏和命運變化的思考。休咎是一種古代占卜方法,詩人借用這個詞意味著他試圖通過觀察自然現象來猜測天意和人生的吉兇禍福。悲歡皆由物象所見,說明人們的情感和體驗都來源于周圍的事物和環境。
最后兩句“山禽何所感,爛熳作春聲”,描繪了山中禽鳥的反應。它們對于時節的變化和雷聲的出現感到奇特和驚喜,發出了春天的聲音。這表達了自然界的生機盎然和萬物復蘇的喜悅,也暗示了希望和新的開始。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抒發了對時間流轉、命運變化和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感慨,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和自然界奧秘的思考和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