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風吹拄杖,直到祝融顛。
目擊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邊。
云氣無遮障,分明在眼前。
|
|
登祝融解釋: 《登祝融》是宋代文人戴復(fù)古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風吹拄杖,直到祝融顛。
目擊三千界,肩摩尺五天。
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邊。
云氣無遮障,分明在眼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登上祝融山的情景。秋風吹拄杖,詩人一路行走到達祝融山的巔峰。他的目光穿越了三千界,與天空相接,肩膀幾乎與五天尺平齊。他站在扶桑山旁邊的旸谷,洞庭湖的青草邊。云氣沒有遮擋,景色清晰明亮地展現(xiàn)在他的眼前。
賞析:
《登祝融》以豪邁的筆觸描繪了登山的壯麗場景,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詩中的秋風吹拄杖,直到祝融顛,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目擊三千界,肩摩尺五天,描繪了詩人的視野開闊,能夠超越塵世的局限,與天地相通。扶桑旸谷畔,青草洞庭邊,展現(xiàn)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壯觀,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境界的追求。云氣無遮障,分明在眼前,表達了詩人對真實、清晰的追求,不受世俗的干擾和迷惑。
整首詩詞運用了豪放的筆墨,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境界相結(jié)合,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壯麗和視野的開闊,詩人表達了對自由、真實與清明的向往,呈現(xiàn)出一種超越塵世的情感和追求。同時,這首詩詞也體現(xiàn)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和超越的思想風貌,展示了他們對于人生境界和內(nèi)心境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