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見梅 / 作者:戴復古 |
踏破溪邊一徑苔,好山好竹少人來。
有梅花處惜無酒,三嗅清香當一杯。
|
|
山中見梅解釋: 詩詞:《山中見梅》
踏破溪邊一徑苔,
好山好竹少人來。
有梅花處惜無酒,
三嗅清香當一杯。
中文譯文:
穿過溪邊的小徑踏碎了青苔,
美麗的山巒、翠綠的竹子,卻少有人來。
在有梅花的地方,可惜沒有酒,
三次嗅到那清香,就如同喝了一杯美酒。
詩意和賞析:
《山中見梅》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山中的梅花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句“踏破溪邊一徑苔”,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詩人踏過溪邊小徑時碾碎苔蘚的聲音,展現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接著,詩人描述了山中的美景,稱其為“好山好竹”,強調了山巒和竹子的美麗。然而,詩人卻感嘆“少人來”,反映出這片美景鮮為人知、鮮為人賞的現實。
接下來的兩句“有梅花處惜無酒,三嗅清香當一杯”,表達了詩人在欣賞梅花時的遺憾和寄托。詩人發現了梅花的美麗之處,但卻沒有酒可以與之相伴,因此感到惋惜。然而,詩人通過三次嗅聞梅花的清香,將其視為品嘗了一杯美酒。這種轉化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即使沒有實質的酒,也能通過欣賞梅花的清香來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山中梅花景色的喜愛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同時,詩中透露出一種豁達樂觀的心態,即使缺少物質享受,也能從內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滿足。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情感內涵,給人以啟迪和感悟,讓讀者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思考人生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