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尋梅 / 作者:戴復古 |
寄聲說與尋梅者,不在山邊即水涯。
又恐好枝為雪壓,或生幽處被云遮。
蜂黃涂額半含蕊,鶴膝翹空疏帶花。
此是尋梅端的處,折來須付與詩家。
|
|
寄尋梅解釋: 詩詞:《寄尋梅》
寄聲說與尋梅者,
不在山邊即水涯。
又恐好枝為雪壓,
或生幽處被云遮。
蜂黃涂額半含蕊,
鶴膝翹空疏帶花。
此是尋梅端的處,
折來須付與詩家。
中文譯文:
給那些尋找梅花的人致辭,
無論是在山邊還是水邊。
我擔心美麗的枝條被雪壓彎,
或者生長在幽靜之地被云遮蔽。
蜂黃色的花瓣微微露出花蕊,
鶴膝般的枝條高高翹起,稀疏地掛滿花朵。
這里是尋找梅花的終點,
折下的梅花應該送給詩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寄尋梅》是宋代詩人戴復古創作的。詩人以寄語的形式表達了對那些尋找梅花的人的問候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梅花的喜愛之情。
詩中描繪了梅花的美麗與堅韌。詩人提到不論是在山邊還是水邊,那些尋找梅花的人都可以找到梅花的蹤跡。然而,詩人又擔心梅花的枝條被雪壓彎,或者生長在幽靜之地被云遮蔽,暗示了梅花在嚴寒的冬季中依然能夠傲立不搖,展示了梅花的堅強和不屈的品質。
詩中描述了梅花的形態。蜂黃色的花瓣微微露出花蕊,鶴膝般的枝條高高翹起,稀疏地掛滿花朵。這種描寫展示了梅花的嬌艷和高潔之美,也暗示了梅花獨特的姿態和獨立的性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將折下的梅花獻給詩人的愿望。梅花被視為詩人的象征,因為梅花在寒冷的季節中仍然能夠綻放,象征著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質。通過將梅花贈與詩人,詩人希望能夠將梅花的美麗與自己的詩作相結合,以表達對梅花的贊美和對詩歌創作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對詩歌創作的思考,展示了梅花的美麗和詩人的情感。它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傳達出堅韌不拔、高潔獨立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和對詩歌的崇敬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