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三子 / 作者:陳師道 |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唒。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
|
示三子解釋: 《示三子》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陳師道對離別和團聚的復雜情感,通過描寫親情和離別的痛苦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感受。
詩中的第一句"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表達了當離別時間過長時,人們會逐漸遺忘彼此,而當團聚時卻無法忍受分離之苦。這句詩暗示了時間和距離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第二句"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描述了詩人見到兒女時的情景,他們已經長大,容貌略有變化,但詩人仍然能夠辨認出他們。這句詩傳達了親子之間深厚的感情以及時間流逝帶來的變化。
接下來的兩句"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唒"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感動,他無法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淚水也流盡了才能稍微平靜下來。這表明詩人對兒女的團聚充滿了喜悅和情感的激動。
最后兩句"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表達了詩人對團聚真實性的懷疑,他感到這一切仿佛是夢境一般,心情仍未安定下來。這句詩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焦慮和不確定感。
通過這首詩,《示三子》描繪了陳師道對離別和團聚的復雜情感。詩人通過描寫親情、時間的流逝和內心的喜悅與不安,展示了人們在離別和團聚中的情感起伏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以及時間對人際關系的影響,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