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 / 作者:陳師道 |
七十已強半,所余能幾何。
懸知暮景促,更覺後生多。
遁世名為累,留年睡作魔。
西歸端著便,老子不婆娑。
|
|
除夜解釋: 《除夜》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十已強半,所余能幾何。
懸知暮景促,更覺后生多。
遁世名為累,留年睡作魔。
西歸端著便,老子不婆娑。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陳師道在七十多歲時的心境和思考。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過了人生的大半,不禁思考剩下的時間還能做些什么。他感受到時光的匆忙,暮景的臨近,同時也感覺到年輕一代的人們不斷涌現。他覺得隱居退世的名聲成為了負擔,而留在世間的歲月也變得像沉睡的魔咒一樣。最后,他決定回到西方去,不再追求塵世的繁華,過上簡樸自在的生活。
賞析:
陳師道的《除夜》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文字表達出了作者晚年時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他在七十多歲的年紀面對自己的余生,思慮重重。他通過"七十已強半,所余能幾何"的句子,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嘆和對自身能力的懷疑。他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的晚期,而那些年輕的一代不斷崛起,使他感覺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他的心境由此變得沉重。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隱居退世的煩擾和對世事紛擾的厭倦。他將隱居的名聲稱為"累",表示這種名聲已經成為他的負擔,而留在世間的歲月也像是一種束縛,讓他感到沉睡不醒。最后,他決定回到西方去,西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清靜與寧謐,他希望能夠擺脫塵世的紛擾,過上簡單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勾勒出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對于人生的思考。它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年輕一代崛起的感嘆,同時也揭示了作者對隱居退世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這首詩通過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