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 / 作者:陳師道 |
清湖納明月,遠覽無留云。
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
自醉寧問客,一樽復(fù)一樽。
平生今不飲,意得同酣醺。
清言冰玉質(zhì),壞衲山水紋。
殫精有後悟,畜耳無前聞。
潛魚避流光,歸鳥投重昏。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渾。
|
|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解釋: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是宋代陳師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湖納明月,遠覽無留云。
在這清澈的湖水中映照著明亮的月光,遙望之處沒有一絲云彩的遮擋。
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
人生又何必追求太多,只需有美酒和伴侶桐君相伴。
自醉寧問客,一樽復(fù)一樽。
自我陶醉之中,寧愿不去理會客人,一杯又一杯地暢飲。
平生今不飲,意得同酣醺。
平日里從不飲酒,如今卻愿與他人同飲,達到相同的醉意。
清言冰玉質(zhì),壞衲山水紋。
清澈的言語如同冰玉一般純凈,猶如山水中的裂紋。
殫精有后悟,畜耳無前聞。
盡心盡力后才有所領(lǐng)悟,培養(yǎng)耳朵卻沒有早早聆聽。
潛魚避流光,歸鳥投重昏。
魚兒潛入水中躲避流光,歸鳥歸巢投入濃密的夜幕。
信有千丈清,不如一尺渾。
雖然信仰有千丈的高度與純凈,卻不如一尺的樸實來得真實。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飲酒為背景,通過描繪西湖的明亮月光和湖水的清澈,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詩人認為人生無需太多,只需有美酒和心愛的人相伴即可。他寧愿陶醉于酒樂之中,不愿與客人交談。然而,他在今日愿意改變自己的習(xí)慣,與他人共飲,達到同樣的醉意。詩中還提到了言語的純凈與耳朵的傾聽,以及魚兒躲避光亮和歸鳥歸巢的情景。最后,詩人認為雖然信仰可以高尚純凈,但與樸實的真實相比卻顯得不足。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并通過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表達了對簡單與真實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