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張文潛 / 作者:陳師道 |
我貧無一錐,所向皆四壁。
瀛洲足風露,胡不減饑色。
昔聞杜氏子,剪髻事尊客。
君婦定不賢,三梳奉巾櫛。
|
|
答張文潛解釋: 《答張文潛》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貧窮到連一把錐子都沒有,所到之處都是四壁圍繞。
瀛洲的土地充滿了風露,為何不能減輕我饑餓的顏色。
我曾聽說過杜子美的事跡,剪髻以侍奉尊貴的客人。
你的妻子定然不賢良,三次梳理頭發卻無法整理巾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貧困的境遇和對他人富裕的羨慕之情。作者自稱貧苦,生活無著,四壁圍繞,形容自己的貧困境況。他提到了瀛洲,寓意遠離塵囂之地,充滿了自然的風露。作者希望能夠借助這樣的環境來緩解他的饑餓感,暗示自己的困苦與富裕的人相比顯得更加突出。然后,他提到了杜子美,以對比自己的困境。杜子美是古代的賢人,以修養和禮儀聞名,作者認為杜子美的妻子也一定是賢良的,因為她梳理頭發時連巾幘也能整理得整整齊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心境。通過對自己貧困生活的描述以及對他人富裕生活的羨慕,詩人抒發了對物質生活困窘的痛苦和對高尚人格的向往。他以瀛洲之風露比喻富裕的環境,暗示自己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溫暖和滋養。最后,通過提到杜子美的妻子,詩人進一步突出了自己生活中的不足和對高尚品德的向往。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無奈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對物質生活的渴望,也有對精神追求的追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