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黃充 / 作者:陳師道 |
我無置錐君立壁,舂黍作麋甘勝蜜。
綈袍不受故人意,藥餌肯為兒輩屈。
割白鷺股何足難,食盧鶿肉未為失。
暮年五斗得千里,有愧寒檐背朝日。
|
|
答黃充解釋: 《答黃充》是宋代陳師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無置錐君立壁,
舂黍作麋甘勝蜜。
綈袍不受故人意,
藥餌肯為兒輩屈。
割白鷺股何足難,
食盧鶿肉未為失。
暮年五斗得千里,
有愧寒檐背朝日。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陳師道的回答作為題目,表達(dá)了他的豪情壯志和不屈的精神。詩中通過自我比喻和對比來表達(dá)作者的心境,展示了他對自己的要求和對社會的期望。
賞析: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沒有置錐而黃充卻立下了大功,表達(dá)了作者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對黃充的稱贊。第二句中,作者用舂黍作麋(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來比喻自己的努力,認(rèn)為自己取得的成果勝過了蜜的甘甜,表達(dá)了他對自己的自豪和對黃充的敬佩。
第三句中的綈袍(絲織的華麗衣袍)不受故人意,意味著作者不愿接受他人的施舍或恩賜,他希望憑自己的才能獲得成功。第四句表示即使是為了年幼的子輩,作者也不愿屈服于庸人之下,表達(dá)了他對自尊和獨立的追求。
第五句中,作者以割白鷺股和食盧鶿肉來形容自己的生活艱辛,表達(dá)了他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艱難和犧牲。最后兩句中,作者形容自己在晚年時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對自己的過去感到慚愧,認(rèn)為自己未能早日成功,背負(fù)著寒檐(低矮的屋檐)背朝日(背對朝陽),表達(dá)了他對時間的懊悔和對自己的期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自我反思,表達(dá)了作者追求獨立自主、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對自己過去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期許。它展示了作者對自身價值的堅持和對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的思想風(fēng)貌和人生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