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顏生 / 作者:陳師道 |
煩君臨問我何堪,剩欲從君十日談。
老退不應稱敏捷,顏蒼寧復借紅酣。
世間公器毋多取,句里宗風郤飽參。
陋巷遠孫還好學,未容光祿擅東南。
|
|
答顏生解釋: 《答顏生》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煩君臨問我何堪,
剩欲從君十日談。
老退不應稱敏捷,
顏蒼寧復借紅酣。
世間公器毋多取,
句里宗風郤飽參。
陋巷遠孫還好學,
未容光祿擅東南。
譯文:
心煩意亂,你來問我何去何從,
仍愿與你共話長達十日。
雖然年事已高,不應自稱機敏靈活,
你的容顏雖然蒼老,卻依然借酒熱情高漲。
世間的榮華富貴并不多取,
我的詩句中承載了古人的風韻和智慧。
我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但遠親的子孫依然勤于學習,
盡管未曾享受過官職和榮耀,卻在東南地區廣受贊譽。
詩意和賞析:
《答顏生》這首詩詞以對話的形式展現了陳師道的心境和態度。詩人與顏生進行對答,表達出自己的悠然自得和淡泊名利的心態。
首句“煩君臨問我何堪”,詩人表明自己心境的煩躁,顏生的到來似乎引發了一些紛擾。接下來的“剩欲從君十日談”,詩人表示愿意與顏生共話長達十日,顯示出他對友誼和知識的珍視。
接下來的兩句“老退不應稱敏捷,顏蒼寧復借紅酣”,詩人自謙自己年事已高,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敏捷。而顏生雖然容顏蒼老,但因酒而熱情高漲,顯示出他依然保持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和對古人智慧的追求。詩人認為世間的權勢富貴并不值得追逐,他更看重自己詩句中體現的古人的風韻和智慧。盡管他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但他的遠親后代卻積極好學,顯示出陳師道對教育和知識的重視。
整首詩透露出詩人陳師道超脫塵俗、寧靜自在的生活態度,以及對古人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追求。詩人以對話的形式,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他的心境和對人生的看法,給讀者呈現了一幅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美好畫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