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 作者:白居易 |
黃壤詎知我?白頭徒憶君。
唯將老年淚,一灑故人文。
遺文三十軸,軸軸金玉聲。
龍門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
|
題故元少尹集后二首解釋:
詩詞:《題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黃壤詎知我?
白頭徒憶君。
唯將老年淚,
一灑故人文。
遺文三十軸,
軸軸金玉聲。
龍門原上土,
埋骨不埋名。
中文譯文:
黃土豈能了解我?
我白發只能懷念你。
只有老年的淚水,
灑在故人的文章上。
遺留下三十卷文稿,
每一卷都有珍貴的價值。
埋葬在龍門之上的是土,
卻沒能埋葬我的名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為故友元少尹題寫的二首詩之一。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友的思念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
詩的前兩句"黃壤詎知我?白頭徒憶君。"表達了作者對故友的思念之情。黃壤代表著平凡的土地,它無法了解和感知作者的情感。作者自稱"白頭",表示自己已經年老,只能懷念故友。
接著,詩中描述了作者流下的老年淚,灑在故人的文章上。這表明作者在懷念故友的同時,也在懷念故友的才華和文學成就。"唯將老年淚,一灑故人文。"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故友文學才華的敬仰和深情。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故友留下的三十卷文稿,每一卷都有金玉般的珍貴之處。這里的"金玉聲"可以理解為珍奇寶貴的音響,暗示故友的文章之美。然而,這些珍貴的文稿埋葬在龍門之上的土地,而作者的名字卻沒有被埋葬。這里的"龍門"指的是傳說中的龍門石窟,它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藝術寶庫。通過這種寫法,作者表達了對故友才華的欣賞和敬重,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的無名之感。
整首詩通過對故友和自己的對比,揭示了光陰流逝、歲月無情的主題。故友的文才被贊美和銘記,而作者的名字卻可能被遺忘。詩中流露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展現了唐代文人的憂思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