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游寶云寺 / 作者:陳師道 |
繁杏青猶小,幽花落更香。
目隨云雨斷,恨與水風長。
蟻子何緣斗,蜂兒有底忙。
山人能棄世,游子不思鄉。
|
|
春晚游寶云寺解釋: 《春晚游寶云寺》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以春天晚上游覽寶云寺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人情感,展現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繁杏青猶小,幽花落更香。
目隨云雨斷,恨與水風長。
蟻子何緣斗,蜂兒有底忙。
山人能棄世,游子不思鄉。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夜晚在寶云寺游覽的感受和思考。詩的開篇寫道,“繁杏青猶小,幽花落更香”,形容著春天的景色,杏花繁盛而嫩綠,幽香的花朵在夜晚里更加濃郁。這種景象給人以清新和愉悅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詩,“目隨云雨斷,恨與水風長”,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詩人的目光隨著云和雨的消散而斷續,他的悲傷和遺憾是隨著水和風的流轉而持久存在的。這里的云雨、水風可以被視為時間的流逝和變化,而詩人的感情卻無法隨之消散。
接下來的兩句,“蟻子何緣斗,蜂兒有底忙”,通過描寫昆蟲的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疑問和思索。蟻子忙碌而不知道為何而戰斗,蜜蜂也忙碌而沒有停歇的時候。這種描寫可以被視為對人們忙碌而盲目追求的反思。
最后兩句,“山人能棄世,游子不思鄉”,展現了作者對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山中隱士能夠超脫塵世的誘惑和紛擾,而旅游的游子卻無法擺脫對家鄉的思念。這里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對閑適與煩憂、歸隱與漂泊之間的選擇與取舍。
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思考。它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引發人們對生活、人情和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