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至松江 / 作者:汪莘 |
欲向江南采白蘋,杜鵑啼后已無春。
洞庭龍女云中降,手把雙珠笑贈人。
|
|
回至松江解釋: 《回至松江》是宋代詩人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想回到松江,采摘白色的蘋果,
杜鵑的啼聲已經沒有了春天的氣息。
洞庭湖的龍女從云中降臨,
她笑著將一對珍珠贈予他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懷念松江的情感,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神話傳說的引用,表達了對逝去春天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賞析:
1.詩人以回到松江為背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松江作為一個地方,給詩人帶來了深刻的記憶和情感體驗,他渴望回到那里,與自然相融,重新感受故土的美好。
2.描述了春天逝去的情景,通過杜鵑不再啼鳴來象征春天的結束。杜鵑鳥是春季的代表,它的啼聲常常讓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而當它不再啼鳴時,意味著春天已經過去,季節的變遷使人感到無比的遺憾。
3.引用了洞庭湖的龍女傳說,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詩意的深度。龍女是中國神話中的仙女形象,她從云中降臨,象征著仙境之地。她笑著贈予珍珠,象征著美好事物的饋贈和分享,使詩詞中的意象更加豐富。
4.詩人運用精細的描寫技巧,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說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意味深長,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和傳說的描繪,將詩人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展現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