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近 / 作者:汪莘 |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還無味,一點日中星鳥,想堯民如醉。
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開處。
正是太平風景,為人間留住。
(右仲春)
|
|
好事近解釋: 《好事近》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天早晨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春天晚上又失去了春天的味道,
只有少數的星光和鳥鳴,勉強讓人想起堯帝時代的人們是如何陶醉其中。
天空既不寒冷也不溫暖,杏花盛開到一半的時候。
這正是和平的風景,為人間留下美好。
詩意:
《好事近》描繪了春天的寂靜和平和的景象,同時也反映了汪莘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對太平時光的渴望。盡管春天已經來臨,但人們卻沒有真正意識到它的存在,直到黃昏時分,才感到春天的消失。詩中的星光和鳥鳴是寥寥無幾的,勉強勾起了作者對過去太平盛世的回憶。杏花的盛開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只是到了一半,暗示著美好的時光逐漸流逝。最后,詩人呼吁人們珍惜眼前的和平和美好,將其保留在人間。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并通過對時光的思考傳達了對太平盛世的渴望。詩中的對比手法使得春天的存在和消失更加鮮明,突出了詩人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憂慮。詩中的星光和鳥鳴是寥寥無幾的,通過這種稀少的元素來表達過去太平時代的珍貴和難得。詩人通過描寫杏花盛開到一半的景象,將美好事物的不完全與時光的推移聯系在一起,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的短暫性。最后,詩人呼吁人們珍惜當下的和平和美好,將其保留在人間,傳達了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和平的珍視。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暫性的思考,同時表達了對太平盛世和和平的向往。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而溫暖的春天,引發讀者對美好時光的思考和對當下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