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近 / 作者:汪莘 |
月落畫橋西,花影柳陰相亞。
把住常娥問道,是誰家亭榭。
天邊處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
斜卓參旗一片。
作草堂春夜。
(右春夜)
|
|
好事近解釋: 《好事近》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汪莘所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落畫橋西,
花影柳陰相亞。
把住常娥問道,
是誰家亭榭。
天邊處士少微星,
正在杏花下。
斜卓參旗一片。
作草堂春夜。(右春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春夜景象。詩人描述了月落時分,畫橋的西邊,花影和柳樹的陰影相互交織,形成了美麗的景觀。詩人注意到一座亭榭,他想知道這座亭榭屬于哪個家庭。在天邊,有一位身穿士子服裝的年輕人,他的星星點點的光芒正在杏花樹下閃耀。在他身邊,斜卓上擺放著一片參旗,給整個春夜增添了一種儀式感。
賞析:
《好事近》通過描繪春夜的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敏感。詩中的月落、花影和柳陰是典型的寫景手法,通過藝術化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夜的寧靜和美好。詩人對亭榭的關注表明他對人類活動的興趣,希望了解這座亭榭的主人是誰,進一步展示了他對人文環境的關注。
詩中的"天邊處士少微星"一句,描繪了一個年輕的士子在杏花樹下,給整個景象增添了一絲神秘和浪漫的氛圍。參旗的出現則暗示了這個場景可能與某種儀式或慶典有關。整首詩以簡潔的句式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春夜景色的獨特感受和情感表達。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晦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春夜美景的敏感和贊美,同時也透露出對人文環境和儀式的關注。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并在細微之處體味到了生活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