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寄孟使君) / 作者:汪莘 |
龍山高會,憶當時賓主,風流云散。
今日紫陽峰頂上,人望旌旗天半。
萬疊紅蕖,千層黃菊,照耀成飛觀。
西風浩蕩,碧天斜去雙雁。
遙想健筆淋漓,龍蛇落紙,妙句高張翰。
籠日輕霞橫數抹,綠水金波相間。
目寄宣平,神追師道,歸楫搖星漢。
城中萬戶,燭光香霧交貫。
|
|
念奴嬌(寄孟使君)解釋: 詩詞:《念奴嬌(寄孟使君)》
作者:汪莘
朝代:宋代
龍山高會,憶當時賓主,風流云散。
今日紫陽峰頂上,人望旌旗天半。
萬疊紅蕖,千層黃菊,照耀成飛觀。
西風浩蕩,碧天斜去雙雁。
遙想健筆淋漓,龍蛇落紙,妙句高張翰。
籠日輕霞橫數抹,綠水金波相間。
目寄宣平,神追師道,歸楫搖星漢。
城中萬戶,燭光香霧交貫。
中文譯文:
龍山高峰之上,我憶起過去的宴會,那時的風流盛景已經散去。
如今,在紫陽峰的頂端,人們仰望著高高的旌旗,直插云霄。
萬重紅蓮,千層金菊,照耀得整個景象都如飛舞的宮觀。
西風浩蕩,碧天斜去,兩只雁在遠方飛過。
遙想起那時的才子佳人,他們的妙筆灑落紙上,像龍蛇般生動,妙句高懸。
太陽輕輕地躲在霞光中,綠水和金色波浪交相輝映。
我的目光寄托在宣平,心靈追隨著師道,返回家鄉的船搖曳在星漢之間。
城中的萬戶之中,燭光和香霧交織在一起。
詩意和賞析:
《念奴嬌(寄孟使君)》是汪莘的一首宋代詩作,描繪了一場高峰上的盛會,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才子佳人的贊美之情。
詩中以自然景物和宴會場景為背景,展示了宴會的繁華和壯麗。通過描述紅蓮和金菊的絢爛,描繪了整個宴會場景的熱鬧和繁榮。詩人借助西風和飛過的雙雁,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
在描繪宴會場景的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才子佳人的贊美和敬仰。詩中提到的龍蛇落紙和妙句高懸,展示了才子們的文采和才華,形容他們的筆觸生動靈活,文句華麗高超。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寄托和思鄉之情。宣平可能是詩人的故鄉,詩人將目光寄托在故鄉,心靈追隨著師道,意味著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家鄉的眷戀。
整首詩以華麗的描寫展示了宴會的盛況和才子佳人們的風采,同時也融入了對時光流轉和家鄉思念的表達。它通過絢麗的意象和流暢的語言,給人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同時也喚起讀者對過去時光和故鄉的思考和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