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居雜詠十首 / 作者:李彌遜 |
出門泥活活,不聞車馬喧。
一身謝羈絆,百事從棄捐。
坐曠非息慮,逃空遂忘言。
青燈有馀燼,妙香無續煙。
涓涓檐間霤,獵獵窗上鳶。
夫物具成禮,胡為尚求筌。
|
|
秋居雜詠十首解釋: 《秋居雜詠十首》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秋天的閑居生活及其心境。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居所,泥巴門廊凝結著濕氣,靜謐而寧靜,沒有車馬喧囂的聲音。我身上的羈絆已經解脫,百事隨之被舍棄。我坐在曠野之中,不再有煩惱,逃離喧囂的世界,忘卻了言語的紛擾。明燈照亮了室內,香氣彌漫,但煙霧卻沒有繼續升騰。屋檐間有細細的雨滴滴落,窗外飛翔的鳶鳥發出獵獵的聲音。然而,這些物質的東西雖然具備了禮儀的形式,卻讓我不禁想問:為何仍然追求那無意義的東西呢?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居所和環境,表達了他對繁瑣紛雜世事的厭倦和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泥巴門廊、青燈和香氣,以及窗外的雨滴和鳶鳥,都是細膩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作者的秋日閑居中。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作者擺脫了塵世的束縛,舍棄了煩惱和紛擾,體驗到一種超脫塵俗的自由和寧靜。然而,詩末作者對于物質追求的質疑提醒了讀者,在寧靜和物質之間,應該如何取舍和把握。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秋日閑居的景象,通過對比煩雜世事與寧靜自在的生活,表達了對于寧靜與自由的向往,并反思了物質追求的意義。它讓人們在喧囂的塵世中尋找內心的寧靜,思考生活的本質和價值,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