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居雜詠十首 / 作者:李彌遜 |
顒顒集癯仙,娟娟羅靜女。
孤標與秀色,悠然出不堵。
我來三二月,離立僅成伍。
及秋新梢敷,接葉庇風雨。
一日不可無,幸茲共寒暑。
高枝有垂實,鳴鳳在何許。
|
|
秋居雜詠十首解釋: 《秋居雜詠十首》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顏色紅潤的集癯仙,容貌娟娟如玉的羅靜女。孤雄標榜與秀麗的景色,悠然自得地出現在眼前。我來到這里已有三兩個月,離開的時候只有五個人。到了秋天,新的枝條茂盛,葉子連綿,為我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庇護。一天不能沒有你們,我慶幸與你們共同度過寒暑。高高的樹枝上結滿了果實,鳳凰在哪里歌唱呢?
詩意和賞析:
《秋居雜詠十首》以描繪秋天的居住環境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李彌遜對秋天生活的愉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
詩中以集癯仙和羅靜女的形象,展現了秋天的美好氛圍。集癯仙形容的是紅潤、豐滿的果實,而羅靜女則象征著秋天的寧靜和美麗。這些描寫使人感受到秋天豐收的喜悅和寧靜的氛圍。
孤標與秀色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獨特景色的贊美,他以悠然自得的心態欣賞自然景色,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
詩中還有描繪詩人自己的經歷和情感,他在這個地方已經居住了三兩個月,離開時只有五個人,這表明他獨自在這里享受秋天的美景。詩人感受到秋天新梢茂盛、葉子連綿的景象,這給他提供了遮風擋雨的庇護,使他在這個季節感到舒適和安寧。
詩末的高枝有垂實,鳴鳳在何許的問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好奇和對生活的期待。這種遙遠的想象增添了詩歌的神秘感和浪漫主義色彩。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感受,展現了秋天的美麗和寧靜。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秋天給他帶來的喜悅和舒適,同時也喚起了對生活和自然的思考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