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 / 作者:李彌遜 |
國步乘陽九,胡塵暗上京。
支傾隆大廈,卻敵隱長城。
草木知春澤,狐貍絕夜鳴。
云臺瞻袞繡,千古繼哀榮。
|
|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解釋: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國家的進程追隨著太陽的光輝,胡塵籠罩了京城。敵人隱藏在長城之中,支傾隆大廈。草木感受到了春天的濕澤,狐貍在黑夜中獨自哀鳴。云臺上展示著華麗的袞繡,千古傳承著哀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時期的國家境況,以及作者對國家興衰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建筑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國家榮耀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國家處境的觀察和感受。首先,國步乘陽九,胡塵暗上京,表達了國家的進程與太陽的光輝相伴,但又受到胡人的入侵和侵蝕。這種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接著,支傾隆大廈,卻敵隱長城,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示了敵人隱藏于長城之中的情景,以及國家內部的困境。這種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在詩中得到了抒發。
其次,草木知春澤,狐貍絕夜鳴,通過對春天濕澤和狐貍夜鳴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與動蕩,暗示著國家的動蕩和危機。
最后,云臺瞻袞繡,千古繼哀榮,以云臺上的華麗袞繡為象征,表達了對國家榮耀的追求和對歷史傳承的期望。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對國家榮耀的追求和對歷史傳承的期望,展現了李彌遜作為一位宋代詩人的思想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