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作者:蘇軾 |
環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
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
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
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
周公與管蔡,恨不茅三間。
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
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
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
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
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
|
|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解釋: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他在陶歸園田居的生活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環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
環州地處河流眾多,四周被蒼山環抱,與大海相連。
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
蘇軾以周圍的無盡美景作為自己有限生命的寄托。
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
東邊的鄰居學習孔子的學說,西邊的鄰居學習顏子的學說。
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
市場物價穩定,農民不爭奪土地。
周公與管蔡,恨不茅三間。
蘇軾羨慕周公和管仲,希望自己能夠像他們一樣過簡樸的生活。
我飽一飯足,薇蕨補食前。
我吃飽一頓就感到滿足,薇蕨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可以作為簡單的補充食物。
門生饋薪米,救我廚無煙。
我的門生給我送來柴米,幫助我廚房里沒有煙霧。
斗酒與只雞,酣歌餞華顛。
與友人斗酒,享受美食和歡樂,盡情歌頌華顛(指陶淵明)。
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
禽魚不會明白我對自然的適應和自在。
悠悠未必爾,聊樂我所然。
我所追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許并不長久,但我仍然愉悅地過著。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在陶歸園田居的閑適生活態度,他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色,羨慕古人的簡樸生活,對于物質的追求不多,以自在、自足為樂,追求內心的滿足和自由。詩中展示了蘇軾對自然、對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這首詩詞流暢自然,充滿哲理,展現了蘇軾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對讀者也帶來了一種寧靜和思索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