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上對月 / 作者:李彌遜 |
卷蘆吹散一空云,天面明金掛側盆。
竹柏疏陰浮藻荇,山河清影落乾坤。
習家池上酒初漉,越女溪邊花正繁。
我醉欲眠歸未得,紛紛身外不須論。
|
|
池上對月解釋: 《池上對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卷蘆吹散一空云,
天面明金掛側盆。
竹柏疏陰浮藻荇,
山河清影落乾坤。
習家池上酒初漉,
越女溪邊花正繁。
我醉欲眠歸未得,
紛紛身外不須論。
中文譯文:
揚起蘆葦,吹散了天空中的濃云,
明亮的月光,像一枚金盤懸掛在天邊。
竹林和柏樹稀疏地投下陰影,水面上漂浮著荇菜,
山河的清影倒映在世間萬物之上。
在習家的池塘邊,酒剛剛斟滿,
溪水旁的越女正在盛開的花朵中。
我醉了,想要入眠卻不能歸去,
紛紛擾擾的事物都不值得一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池塘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心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的蘆葦和云彩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清澈明亮的夜空,月光如金盤懸掛其中。竹林和柏樹的陰影交錯,水面上漂浮著荇菜,山河的清影映照著整個世界。這些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幅寧靜、清新的畫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和諧。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習家池塘旁,越女溪畔的情景。詩人醉了,渴望入眠,卻無法回到家中。這種無法歸去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迷茫和無奈。然而,詩人在醉意中覺得身外的一切都不值得去糾結和論述。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基礎,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喚起讀者內心的共鳴,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