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小君游靈隱寺 / 作者:李彌遜 |
俗子叢中暫撥忙,團蒲中夜款禪房。
瀾頭巖穴仙都邃,石上軒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夢,霽云回日借山光。
歸涂芳物酬佳興,白菊丹楓試晚妝。
|
|
和小君游靈隱寺解釋: 《和小君游靈隱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塵世中暫時離開繁忙的生活,
夜晚來到團蒲中的禪房。
瀾頭巖穴中的仙都深邃神秘,
石上的軒楹彌漫著佛土的香氣。
宿雨過后,秋天醒來了旅客的夢境,
晴朗的云彩回歸,借給山間光芒。
回歸到寧靜的鄉野,與美好的事物分享快樂,
白菊和丹楓在晚霞中互相襯托,盡情展現美麗的姿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小君一同游覽靈隱寺的場景。詩人暫時離開了喧囂的世界,來到禪房中尋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瀾頭巖穴中似乎隱藏著仙人居住的神奇之地,石頭上的庭院和建筑彌漫著濃郁的佛教氛圍。宿雨過后,秋天的清晨喚醒了詩人的夢境,晴朗的云彩將山間的光芒借給了大地,給人以一種明亮和希望的感覺。
詩人通過詩詞表達了對寧靜與自然之美的向往。他將自己從繁忙的世俗中解脫出來,來到禪房中感受內心的平靜。靈隱寺的景色給他帶來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仙境之中。宿雨過后的清晨,山間的景色更加明亮,給人以希望和喜悅。最后,詩人歸回到鄉野,與自然的美景相互呼應,用白菊和丹楓的形象來表達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活力。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禪境為背景,通過對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內心平靜與自然之美的追求。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內心寂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時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禪境和佛教文化的贊美和敬仰。這首詩詞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