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韻錢申伯游東山圣泉 / 作者:李彌遜 |
偶脫塵中一夢闌,欲窮幽事遍尋山,靜憐人境雞蟲擾,老愜僧窗枕簟閑。
十里秋香隨屐齒,四更山月上簾顏。
登臨物色催詩興,未信天於我輩慳。
|
|
和韻錢申伯游東山圣泉解釋: 《和韻錢申伯游東山圣泉》是宋代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偶然脫離塵世之中,如夢初醒。
渴望探尋遍布山間的幽靜之事,
靜靜地憐憫著人們紛雜的塵世,而雞與蟲卻仍然擾亂安寧。
老去時滿足地依靠著僧侶的窗戶和簟子,過著悠閑的生活。
十里之外,秋香隨著腳步聲飄散,
在凌晨時分,山上的月亮逐漸升起,映照在窗簾上。
登上高山眺望,觸景生情,激發了寫詩的靈感,
然而,我仍然不能相信命運對于我們是多么的吝嗇。
詩意解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與環境的和諧為題材,表達了詩人李彌遜希望遠離塵世喧囂,尋找寧靜的心境。詩中的"一夢闌"意味著詩人從繁忙的現實中突然醒悟出來,渴望探索山間的幽靜之地。詩人對于現實的喧囂與紛雜感到厭倦,而對于僧侶的生活方式則心生向往,他在僧窗前的枕簟上找到了歲月靜好的安寧。秋香和山上的月亮是自然的象征,詩人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和美好的向往,同時也啟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然而,詩末的"未信天於我輩慳"表明了詩人對命運的不信任和對自身命運的疑惑,他感嘆命運對于普通人是多么的吝嗇。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和人的關系,展現了詩人追求寧靜和美好的內心世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詩人情感的抒發,詩中融合了對山水風景的贊美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詩人對現實的厭倦和對僧侶生活的向往,體現了對繁忙喧囂生活的逃避和對內心安寧的追求。詩中的意象生動而貼切,通過描繪秋香和山上的月亮,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的景觀為背景,表達了對寧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命運的思考和質疑。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