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至徽川道中花 / 作者:李彌遜 |
平生愛山老山間,行山怕盡去復還。
茲游深入眾山囿,一日看盡平生山。
頗聞黃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顏。
端如啖蔗及佳境,快意不復嘲天慳。
我生目力固有限,應接不暇愁躋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掃盡礧塊羅煙鬟。
|
|
將至徽川道中花解釋: 《將至徽川道中花》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熱愛山水的情懷和對黃山和六六堆的景色贊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將至徽川道中花,
朝代:宋代,
作者:李彌遜,
內(nèi)容:平生愛山老山間,
行山怕盡去復還。
茲游深入眾山囿,
一日看盡平生山。
頗聞黃山最奇秀,
紫翠六六堆孱顏。
端如啖蔗及佳境,
快意不復嘲天慳。
我生目力固有限,
應接不暇愁躋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
掃盡礧塊羅煙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李彌遜對山水的深厚情懷。他平生鐘愛山水,但又擔心走過的山水會越來越少。他現(xiàn)在來到了徽州道中,深入到了眾多山巒之間,一天之內(nèi)看盡了一生所見的山景。
詩中提到了黃山,稱其為最奇秀的山。黃山以其壯美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獨特的松柏被譽為中國的名山之一。六六堆也被形容為紫翠,形容其山巒青翠欲滴,給人帶來美麗而嬌媚的感受。
詩人形容這些山水景色就像吃到了甘甜的蔗,以及美景如同佳肴一般,令人快意不已,不再抱怨命運的吝嗇。
然而,詩人也承認自己的視力有限,無法應接眼前的美景,只能愁苦地攀爬。他希望能夠讓你進入洞里和外面,掃清所有的障礙,使美景無處不在。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熱愛與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有限生命的無奈和對美景的向往。通過對山水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的追求,展現(xiàn)了詩人對山水的深情和追求完美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