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晚十詠·暝坐 / 作者:李彌遜 |
隱幾北窗靜,柏煙生鼎遲。
雨蕉寒入座,風竹暗侵籬。
貝葉談無相,桃花現不疑。
叩床呼椎子,憐到暮鐘時。
|
|
秋晚十詠·暝坐解釋: 《秋晚十詠·暝坐》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暝坐時,我隱居在竹林的北窗旁,室內靜謐無聲。炊煙從古柏之間升起,升騰緩慢。雨水打濕了庭院的蕉葉,使得座位顯得更加涼冷。微風吹過,竹子搖曳,逐漸侵蝕著籬笆的影子。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心無旁騖,與一片貝葉對話,尋找無相之道。此刻,桃花綻放,但我卻不為其所動,不為其美所迷惑。我只盡情地敲擊床榻,呼喚著椎子的聲音,仿佛在傾聽著暮鐘的敲響。
詩意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思考和尋求。北窗靜謐,柏煙緩升,雨水濕潤庭院,風吹竹搖,都呈現出寧靜而涼爽的秋日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沉思冥想,與周圍的自然景物進行交流。他觀察貝葉、桃花,但并不為外在的美所動搖,而是追求無相之道,尋找內心的寧靜與自我。他通過敲擊床榻、呼喚椎子的聲音,與時間的流逝產生共鳴,表達了對時光的懷念和對生命的感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追求。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通過與外在世界的交流,尋找內心的平靜與自我超越。通過對時間和生命的思考,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命的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寧靜的意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秋日的靜謐和詩人內心的思考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