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晚十詠·散策 / 作者:李彌遜 |
散棗經崗路,牛羊歸徑深。
水窮人小立,山靜客微吟。
點點稻花雨,團團榕葉陰。
田翁罷爭席,明日共幽尋。
|
|
秋晚十詠·散策解釋: 《秋晚十詠·散策》是宋代文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散步經過山坡小路,牛羊歸向深山。水流稀少,人站在岸邊。山靜謐,游客輕聲吟唱。稻花雨點點飄落,榕樹葉團團遮陰。農夫停下爭奪的座位,明日一同尋幽。
詩意和賞析:
《秋晚十詠·散策》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感悟和內心的思緒。
詩的開篇以散步經過山坡小路的景象作為切入點,展示了大自然中的平凡場景。牛羊歸向深山,象征著豐收的季節即將過去,農民們將歸家,山野漸漸靜謐。
接下來的描寫中,水流稀少,人站在岸邊,形容了秋天水源減少的景象,也映照出人們在淡化煩憂、靜心凝思的狀態。山靜謐,游客輕聲吟唱,表達了詩人在寧靜的山野中,自然而然地發出輕微的吟唱聲,與周圍環境和諧共鳴。
詩中出現了稻花雨點點飄落的景象,給人以秋收的暗示,也增添了一份秋日的寧靜和詩情畫意。榕樹葉團團遮陰,葉影交織,為行走者提供了一片涼爽的遮蔽。這里的描寫使人聯想到秋天行走的舒適與愜意。
最后兩句“農夫停下爭奪的座位,明日一同尋幽”,表達了對農夫們辛勤勞作的贊美,也傳達了詩人與農夫們共同尋求寧靜與幽靜的愿望。這里的“爭奪的座位”可以理解為忙碌的生活,而“尋幽”則代表了追求內心寧靜與自我升華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李彌遜對秋天景色的觀察和感悟,通過描述大自然的細微變化和人們的行為舉止,表達了對寧靜、尋求內心舒適與和諧的追求。這首詩以淡雅的筆觸勾勒出秋天的寧靜景致,給人以閑適、平和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