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遇雨 / 作者:李彌遜 |
卯酒催歸夢,僧房借枕頭。
客愁三日雨,山意十分秋。
鳴澗漲還落,凝云去復留。
陽烏肯回翼,高處卜深游。
|
|
山中遇雨解釋: 《山中遇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卯酒催歸夢,
僧房借枕頭。
客愁三日雨,
山意十分秋。
鳴澗漲還落,
凝云去復留。
陽烏肯回翼,
高處卜深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山中遇到雨天的情景。他喝了早晨的酒,迫使他急于回家入夢中。他來到一座僧房,借用僧人的枕頭。客人因為連續下了三天的雨而感到煩惱,而山巒卻更顯秋意。山中的澗流發出潺潺的聲響,水勢時漲時落,而凝結的云彩時而離去時而停留。即使太陽烏鴉也不愿意回翼,它們在高處卜測著深遠的旅程。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中遇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景物的變化。詩中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雨天的憂思和山巒的秋意。卯酒催歸夢,把人物與時間、行為相結合,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因為雨天而匆忙歸家的情景。詩中的僧房提供了一個避雨的場所,同時也增加了一絲寧靜的氛圍。雨天連續三日,客人感到愁苦,而山巒卻透露出濃厚的秋意,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與自然的對比。澗流的漲落、云彩的流動,更加強調了時間的推移和自然的變幻。陽烏不愿回翼,表達了作者對深遠旅程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知和內心情感的流露,給人一種深邃、靜謐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