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盎寺竹軒 / 作者:李彌遜 |
蛇行曲折度平岡,亂竹疏松蔭佛場,乞得曲肱方席地,秋風送我上羲皇。
|
|
石盎寺竹軒解釋: 《石盎寺竹軒》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石盎寺竹軒中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與宗教的融合、自由與寧靜的向往。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蛇行曲折度平岡,
亂竹疏松蔭佛場,
乞得曲肱方席地,
秋風送我上羲皇。
詩意:
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一處石盎寺竹軒的景象。蛇行曲折的小路穿過平坦的山巒,茂密的竹林散發出清涼的氣息,給佛堂帶來了綠蔭。作者希望能乞得一方寧靜的場所,以自由自在地坐下來,享受秋風的吹拂,感受到自然的宏偉與神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向往和追求。石盎寺竹軒被描繪得曲徑通幽,竹林掩映,給人以靜謐和平和的感覺。竹林為佛堂提供了清涼和庇護,象征著寧靜和凈化,與佛教的理念相契合。同時,蛇行曲折的小路和平坦的山巒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宜人的自然環境。作者希望能在這樣的環境中,乞得一方寧靜的場所,使自己能夠遠離塵囂,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寧愿。
詩詞從自然景觀出發,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將詩人的內心情感與外在景物相結合,形成了一幅清新寧靜的畫面。表現了對自然與宗教的融合的向往,以及對自由與寧靜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理想境地的向往,并通過秋風的送別,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
總的來說,《石盎寺竹軒》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由和美好境地的追求,以及對自然與宗教的融合的渴望。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心靈凈化的向往,給人以靜謐、寧和的感受,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