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宣城丞廳雙梅) / 作者:李彌遜 |
竹邊柳外,兩兩寒梅樹。
疏影上簾櫳,似卻□一枝橫暮。
玉肌瘦損,有恨不禁春,縈冰珮,整風裳,悵望瑤臺路。
我來勝賞,持酒花深處。
天曉釀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
江山得助,臭味許誰同,長安遠,故人疏,夢到江南否。
|
|
驀山溪(宣城丞廳雙梅)解釋: 驀山溪(宣城丞廳雙梅)
竹邊柳外,兩兩寒梅樹。
疏影上簾櫳,似卻□一枝橫暮。
玉肌瘦損,有恨不禁春,縈冰珮,整風裳,悵望瑤臺路。
我來勝賞,持酒花深處。
天曉釀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
江山得助,臭味許誰同,長安遠,故人疏,夢到江南否。
詩詞的中文譯文:
忽然來到山溪邊,
竹林中,柳樹外,繁花兩兩。
傾斜的影子爬上簾櫳,
仿佛一支筆,橫過黃昏。
婀娜的身姿,瘦弱而凄美,
她瘦薄的身材,有著禁不住的春情。
腰間纏著鍍銀的玉珮,
衣袂整齊如風舞瑤臺,
她憂郁地望著遠方的路。
我來到這兒,賞花勝過,
手持酒杯坐在花叢深處。
天明時,幽香釀花,
一霎那間,如酥般的小雨。
江山艷美,誰與我共享?
長安遠在他鄉,故人疏離,
我在夢中又回到了江南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溪邊上的景色和一個詩人對花的賞析。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拓展,將自然景物與自己的情感融為一體。
詩中的“兩兩寒梅樹”是描繪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的景象。梅花是寒冷季節中少見的花卉,它獨立于枝頭,不畏嚴寒,象征著堅強和勇氣。詩人通過描繪梅花的形態和寒冷外表,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恨意和無法禁受春天的想望。
詩人以第一人稱來描述自己來到這個山溪邊,享受酒與花的美景。在這兒,詩人感受到了花朵的醉人香氣和酒的美味,讓人陶醉其中。這種感受所帶來的心靈愉悅是無法言喻的。
然而,詩人也表達了一種孤獨和思鄉之情。他提到長安遠在他鄉,想起了故人疏離的情況。最后一句詩問道:“我在夢中又回到了江南嗎?”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回憶的渴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細膩感受,展示了他獨特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寫都很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