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次李伯紀梅花韻) / 作者:李彌遜 |
沖寒山意,未放江頭樹。
老去恨春遲,數花期、朝朝暮暮。
疏英冷蕊,也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絕勝西城路。
調元妙手,便是春來處。
醞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煙雨。
狂歌醉客,小摘問東風,花謝后,子成時,趁得和羹否。
|
|
驀山溪(次李伯紀梅花韻)解釋: 中文譯文:
沖寒山之意,未放江頭的樹。我老去了,恨春天來的太慢了,等待數花期的日子,朝朝暮暮地度過。一些疏落的枝條,冷冷的花蕊,在忙于傳遞情感。深夜的月亮,在小院中,比西城的路更為出色。調和元妙的手法,傳達春天的氣息,十分醇厚,溫暖的煙雨也化成了一縷縷香氣。狂歌般的醉客,探詢著東風的消息,等花謝之后,子成時節,嘗一嘗鍋中的美味。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人在寒冷的山間等待春天的到來。他無法忍受等待春天到來的漫長時間,朝朝暮暮地探望著未開花的樹。他關注那些珍貴的、奇特的、零落的花朵,以及凝聚了溫暖的煙雨。這個人引領我們進入了一個詩意的世界,用帶有思維、狂歡的方式生動地傳達了季節之美。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一個憂慮的、等待春天到來的人的心情,充滿了渴望與希望。作者將這種情感融入到了自然界的景觀中,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中所描述的垂柳和花朵透露出一種離別的悲傷,讓人心生感慨。整首詩的格律靈動,用詞準確,意境深遠,讓人有一種清新、自由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