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東山海棠) / 作者:李彌遜 |
海棠開后春誰主。
日日催花雨。
可憐新綠遍殘枝。
不見香腮和粉、暈燕脂。
去年攜手聽金縷。
正是花飛處。
老來先自不禁愁。
這樣愁來欺老、幾時休。
|
|
虞美人(東山海棠)解釋: 詩詞:《虞美人(東山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李彌遜
海棠開后春誰主。
日日催花雨。
可憐新綠遍殘枝。
不見香腮和粉、暈燕脂。
去年攜手聽金縷。
正是花飛處。
老來先自不禁愁。
這樣愁來欺老、幾時休。
中文譯文:
海棠花開過后,春季歸屬于誰呢。
日復一日,催促花兒的雨水。
可憐的新綠遍布在凋謝的枝條上。
看不見花容美艷的面頰和斑斕的脂粉。
去年一同欣賞海棠花,聽著蜘蛛絲般的音樂。
正是在花瓣飄落的地方。
年老之后,憂愁首先自己難以克制。
這種憂愁如此欺負老年人,何時才會停止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東山海棠為背景,描繪了花開花謝的景象以及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老年憂愁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繪海棠花開之后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來臨的疑問,誰能主宰春季的美麗呢?接著,他描述了日復一日不斷催促花兒開放的雨水,強調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生命的短暫。可憐的新綠遍布在凋謝的枝條上,暗示著美麗的事物終將消逝。
詩中還提到了去年與伴侶一同欣賞海棠花的美景,這是一種美好的回憶。然而,年老之后,憂愁首先自己難以控制,這種憂愁如同欺負老年人一樣,讓人感到無奈和悲傷。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憂愁的困擾,他希望憂愁能夠停止,擺脫內心的困擾。
整首詩以海棠花作為象征,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年老和憂愁的深切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憂愁情緒與海棠花的凋謝呼應,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感染力。這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展現了李彌遜對人生滄桑和情感的獨特理解,給人以深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