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杏花) / 作者:李彌遜 |
一片花飛春已減,那堪萬點愁人。
可能春便負閑身。
細思愁不飲,卻是自辜春。
且共一尊追落蕊,猶勝陌上成塵。
杯行到手莫辭頻。
杏花須記取,曾與此翁鄰。
|
|
臨江仙(杏花)解釋: 《臨江仙(杏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的花瓣飄飛,春天已經過了一半,這些花瓣又何堪數計,如此多的花瓣令人愁苦?;蛟S春天已經厭倦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細細思索,愁苦便不再喝酒,可是這樣卻是愚昧了春天。不如與杯中的花瓣一同追逐,這樣還勝過成為塵土在陌上飄蕩。杯子到了手中就不要頻繁辭別。杏花一定要牢牢記住,曾經與這位老人住在一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杏花為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慨和思索。詩中的花瓣飄飛,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詩人感嘆時間的流逝,春天的短暫和無常。他將春天人比作自由自在的生活者,可能春天已經對自由感到厭倦,負擔了一些閑情逸致。詩人細細思索后決定不再喝酒,認為這樣是對春天的一種愚昧,說明詩人對春天的態度和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思。詩人進而提到杯中的花瓣,將自己的追求與春天的自由相比,認為與花瓣一同追逐勝過成為塵土在陌上飄蕩,這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不愿意被困于塵世的平庸。最后,詩人提到杏花,希望將與杏花的相遇牢記在心,與這位老人共同分享美好的時光,表達了對友情和美好回憶的珍視和懷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花瓣、春天和杏花等意象,抒發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對自由、追求和回憶的思索,以及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視。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通過與春天、花瓣以及杏花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追求的追求,以及對平庸和塵世的回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