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 / 作者:韓元吉 |
未冠登華選,高文動漢廷。
持身嚴榘席,慮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諸儒風典型。
空嗟廊廟略,不上鼎彝銘。
|
|
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解釋: 《故端明尚書汪公挽詞二首》是宋代韓元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未冠登華選,高文動漢廷。
持身嚴榘席,慮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諸儒風典型。
空嗟廊廟略,不上鼎彝銘。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紀念已故的端明尚書汪公而寫的。作者表達了對汪公早逝的惋惜之情,并贊頌了他在文學和政治方面的杰出才華。詩中還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要求,希望能以嚴謹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職責和身份,關注社會現實,并且希望自己成為時代的楷模。最后,作者感嘆了時光荏苒,偉大的功績可能會被遺忘,沒有機會被銘記在歷史的銅鼎和玉璧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已故名臣汪公的悼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自身的追求和思考。詩中的“未冠登華選,高文動漢廷”表達了對汪公早逝的悲痛之情,以及他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對朝廷產生的影響。接著,作者以“持身嚴榘席,慮世炳丹青”表達了自己對高標準要求的追求,希望在自己的職責和身份中能夠保持嚴謹和純潔,關注社會現實,并且用自己的才華照亮時代。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庶府咨沿革,諸儒風典型”,強調了汪公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重要地位,將其作為儒家思想的典范。最后兩句“空嗟廊廟略,不上鼎彝銘”,表達了作者對偉大功績可能被遺忘的嘆息,將其比喻為沒有機會被銘刻在歷史的銅鼎和玉璧上。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汪公的敬仰和對自身追求的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歷史和時代的思考和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