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耕至赤松山 / 作者:韓元吉 |
謬誤君恩再領州,名山猶幸復春游。
苦無羽客追元放,尚有群兒識細侯。
麥穗雨晴迷野岸,桃花風急滿溪流。
隔林布谷如相應,更酌丹泉為少留。
|
|
勸耕至赤松山解釋: 《勸耕至赤松山》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勸你耕作到赤松山,感恩君主再次賜予領地,你幸運地在名山中再次游玩。
很可惜沒有羽客(即文人友人)相伴追隨元放(即賞春游),不過你仍然有一群孩童認識你這位細侯(即文人雅號)。
麥穗在雨后晴天中迷失在野岸上,桃花在急風中滿溪流蕩漾。
隔著林木傳來的布谷聲似乎在回應著你的歌唱,更加讓你沐浴在丹泉的清泉之中,暫時停留片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韓元吉勸告農民耕作的場景,并借此表達了對君主的感恩之情。詩人在詩中稱贊了所在地的名山景色,但又略帶遺憾地提到自己沒有像元放那樣的文人友人相伴,只能與一群孩童為伴。詩人通過描寫麥穗和桃花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機,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最后,詩人用布谷和丹泉來象征音樂和清泉,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短暫珍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農田景象和自然風光,以及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君主的感恩之情和對自然界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對比和象征手法,如麥穗雨晴、桃花風急,給人以生動的感觸。同時,通過提到缺少文人友人的遺憾和與孩童相伴的愉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最后,詩人運用布谷和丹泉的意象,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短暫珍惜和對音樂、清泉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對農田勞作的推崇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抒發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
|